当前位置:疾控中心 > 健康教育 > 健康主题
2025/5/15 17:49:31
最近有朋友在问,你们年年都在宣传碘缺乏病,听说乐山好多年前都达到了碘缺乏病消除标准,周围也没见到多少“大脖子病”的病人,还有必要补碘吗?商超到处都是加碘盐,一日三餐食用,会不会适得其反,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?怎样补碘才是科学的?
针对朋友们最关心的问题,今天分别作答。
补碘的必要性
我市在2018年通过碘缺乏病监测,对乐山市11个县(市、区)的儿童甲肿率、人群盐碘和尿碘水平进行评估,监测结果为我市整体达到了碘缺乏病消除标准。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认证。自1995年以来,每年的5月15日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都会联合医疗机构,开展形式多样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。
虽然我市已经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,但是因为乐山市属于远离海岸线内陆城市,通过外环境水碘监测,我市全部县(市、区)水碘中位数均低于10μg/L,全市乡级水碘调查结果主要集中在小于10μg/L区间范围,占比86.05%,表明我市整体为外环境缺碘环境。
人体不能自动合成碘元素,只能从外环境如食物饮水和药物中获取。而碘元素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,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。人体如果缺乏甲状腺激素,会严重影婴幼儿的大脑正常发育,严重造成克汀病、聋哑和智力损伤。其中胎儿所需碘全部来自母亲,青少年主要依靠自己食入含碘食品。如果常人停止进食一切含碘食物,体内既往存储的碘元素三个月内将全部耗尽。继续停止摄入碘元素,人体就会缺碘。缺碘会导致身体一系列不良反应,其中对胎儿和青少年儿童大脑发育的影响是最严重的后果。其次,缺碘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下,间接造成人体甲状腺反应性增大,甲状腺肿大带来的压迫喉部周围器官,造成吞咽不适、声音嘶哑等,严重者甚至要通过手术解决肿大腺体带来的压迫症状。第三个不良后果是人体长期缺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,容易疲劳、精神不集中和工作效率下降。
结合我市外环境普遍缺碘实际情况,以及我市居民绝大多数人习惯(非每日进食海产品),最经济、最高效的补碘手段就是食用加碘盐。只要每日食用加碘盐,按照正常饮食习惯摄入,注意正确的加盐方式(比如起锅时加盐,食盐存储防晒防热避免碘挥发),完全可以满足我们人体每日对碘元素的生理需求。
社会方面,随着盐业市场放开,外地非加碘盐也能摆上货架,供特殊需求群众选取。其价格方面的优势,让很多不明白两者之间的区别而需要长期补碘的普通群众,面临长期食用非碘盐带来的潜在风险。所以我们仍然要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,继续加大对人民群众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普及,继续让科学补碘的理念深入人心。
补碘的科学性
绝大多数人都应该每日补碘,坚持补碘。尤其是孕妇和青少年儿童。但是补碘的原则也不是百分百适用于所有人,针对极少数极个别案例,提出以下一些注意事项,注意科学补碘:
一是未控制的甲亢病人,因为本身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,补碘可能加重病情;
二是甲状腺癌术后需要放射性碘治疗的患者,术前术后根据医嘱调整碘摄入;
三是妊娠期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孕妇,需要限制碘摄入,但是又不能不补碘,需要在内分泌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补碘;
四是做医学检查,使用了含碘药物或者造影剂,检查前要评估甲状腺功能,检查后一定时间内要避免碘摄入;
五是由于地质或者位置原因,我市外环境中还是有极少数地区是高水碘环境,长期饮用,需要调整水源来水或者调整饮食碘摄入。以上几大类人群,结合自身情况,建议去医院内分泌专科,遵医嘱进行。
还有部分群众,担心补碘会不会有导致甲状腺癌的副作用。世卫组织对比实验发现,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,无论碘摄入量增加或者减少,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均无差别。所以只要按照正常生活方式食用加碘盐,每日适量补碘,则对健康是有益无害。